English
关注听障儿童 - Hearing college

注意!常见7类药物中能让儿童致聋

来源:助听器     时间:2020-07-24
0

调查数据显示,我国 7 岁以下儿童,因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造成耳聋的数量多达 30 万,占总体聋哑儿童的 30%~40%。

我国每年约有 3 名儿童因不当用药造成中毒性耳聋

 

1000 聋哑孩子中,至少有 300 个是因使用不合适的抗生素而永远失去了听力。

 

我们日常在和患者交流的过程中经常提到耳毒性药物,那这些耳毒性药物到底是指哪一类有药物呢?

已知的耳毒性药物有近百种:

1.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药物:

 

常见的有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小诺霉素、托布霉素等。这些药物不仅全身使用时有耳毒性,中耳局部使用时对内耳也有毒性。根据2014年《不可忽视的儿童药物性耳聋》的文献报道,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引起的耳聋约占药物耳聋患者人数的1/3左右,所以临床上使用此类抗生素时要严格按照儿科专科医生、专科药师的指导用药。

 

2.非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药物:

 

常见的有红霉素、氯霉素、紫霉素、卷曲霉素、万古霉素、多粘菌素B等。如氯霉素全身应用时具有耳毒性作用,局部滴耳可引起听力下降。

多黏菌素可引起前庭损害,有时可有耳鸣,但无听觉损害,这类神经症状容易在鞘内注射较大剂量时出现,停药后缓解。

 

3.抗肿瘤药物:

 

常见的有顺铂、长春新碱、氮芥、甲氨蝶呤、博来霉素等,使用不当皆可损伤内耳毛细胞,造成不可逆耳聋。

 

4.利尿药:

 

临床常用利尿药呋塞米(速尿)、布美他尼(丁尿胺)、依他尼酸(利尿酸)等引起的听力损伤多是双侧对称性,常常伴有耳鸣,但通常是可逆的。

 

5.解热镇痛药:

 

阿司匹林、非那西汀、保泰松等。其中最常见的阿司匹林可引起40分贝的双侧对称听力损失,多数可逆,但也有因误用药造成严重耳鸣后遗症和永久性听力损伤的;

同时阿司匹林还会增加患儿Reye综合征的风险,故不推荐作为退热剂在儿童中应用。

 

6.中药:

 

乌头碱、重金属盐(汞、铅、砷等),如果使用不当都会导致不可逆性耳聋。

 

7.其他药物:

 

常见的苯巴比妥类药物、奎宁等临床上使用需要进行治疗药物监测,如果使用不当,也都可以导致耳聋。

 

以上观点分享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其中氨基甙类抗生素的耳毒性在临床上最为常见。

在儿童用药中,口服的庆大霉素,也常被用于治疗拉肚子。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据有关资料介绍,短期应用者有1%10%发生耳聋,长期使用则有30%70%的患者出现耳聋。

一些医生不按体重计算给药剂量,是造成婴幼儿药物性聋的主要原因。肾病患者、老年人肾功能低下,影响氨基甙类抗生素自体内排出,血液中药物浓度升高,亦易产生药物性耳聋。

氨基甙类抗生素致聋有迟发性的特点,即常在用药数周或数月后才出现耳聋。抗疟疾药物奎宁及其衍生物,可破坏毛细胞及听神经元,引起双耳感音神经性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