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关注听障儿童 - Hearing college

不同年龄的正常婴幼儿对外界声音反应及言语表现

来源:助听器     时间:2015-01-20
0

       听力障碍在新生儿中的发病率为1%-3%。正常发育的婴儿,在6个月时就有识别和分辨语言及其变化的能力。这个时候,如果宝宝生长在有声的语言环境中,就会为以后掌握语言规律打下基础。相反,如果这个时期没有发现自己的孩子听力有问题,那么将错过最佳的语言训练时期。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算,全世界有轻度听力损失者近6亿。我国有听力障碍残疾人2057万,居各类残疾之首,其中大部分人是在婴幼儿时期形成的,而且现在每年还要新增聋儿3万余名。对于这些每年新生的3万名聋儿来说,早与晚发现将对他们的一生造成根本性的影响。
       所以对于刚出生的婴幼儿都需要对其进行听力筛查。而婴幼儿在听觉发育表现过程和言语发育过程在不同年龄段有其不同的一般反应规律,所以家长在家里可以根据孩子的反应来早发现、早干预婴幼儿的听力。

听觉发育表现过程

       0个月:Moro反射、眼睑反射、觉醒反射。

       1个月:对突然的声音(伸手、惊醒、闭眼、停止哭闹、向声源转头)。 

       2个月:睡眠时对较大的声音(抖手、眨眼或惊醒)。

       3个月:睡眠时对突然的声音已经无(抖手、眨眼或全身抽动),对环境的声音感兴趣去寻找,对声音有表情。 

       4个月:关注环境的声音,对熟悉的声音尤其是母亲的声音关注。对意外的声音感兴趣。

       5个月:听到闹钟声时转头,能分辨出亲人与自己的声音,对突然的大声害怕、哭。

       6个月:凝视与说话者的面部,叫其名字时转头,对电视、收音机声音敏感。

       7个月:对邻室或室外的声音关注,与谈话时也发出声音,对愤怒的声音感到受惊。

       8个月:模仿动物叫声并感到喜悦,对母亲的斥责声会哭。

       9个月:对外界各种声音有兴趣,能简单对声音做反答(如:再见),听到歌声可手足舞蹈,寻找声源,对声音的强度有反应。 

       10个月:模仿学话,小声唤名字马上回头。 

       11个月:随音乐节奏活动,对简单的示意能作出反应。 

       12个月:寻找大人指出的方向,对邻室的声音表示好奇,可以指出五官的位置。

 言语发育过程(0-6个月为学语前期,7-12个月为学语期。)

       4个月:发出无意义的多音节元音,称过渡喃语期。

       6-8个月:可发出多音节的元音与辅音,无词意,称标准喃语期。

       10-12个月:可以伴随声音作出无意义的动作,或自己边发声边做无意义的动作。称发声伴随动作期。

       12个月:开始说出1-2个有意义的单词,称有意义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