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数人,在得知自己身患重症时,自暴自弃,无数人,在知道自己命不长久时,了无生趣,无数人,在得知自己身有残疾时,失去希望。可是,也有无数人,在遭遇困难时,在身患绝症时,迎难而上,越挫越勇,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给后人以学习的榜样。
不管你是否对音乐感兴趣,但你一定听过《欢乐颂》,这首由贝多芬谱曲的作品,是贝多芬全部音乐创作生涯的最高峰。但你可曾知晓,这首交响曲是贝多芬完全耳聋之后才创作的。
众所周知,音乐创作离不开正常的听力,贝多芬26岁时开始出现听力障碍,可他并未因此而放弃,而是顽强地与病魔抗争。1824年在奥地利维也纳,耳聋的贝多芬担任名誉指挥,第九交响曲的首场演出获得空前的成功,许多人激动得失声哭了起来。遗憾的是,当时的贝多芬已听不到全场的热烈喝彩声。直到一名女歌手拉着他的手,使他面向众人时,他才知道演出已经结束,全体听众正在向他鼓掌欢呼。
音乐巨匠贝多芬,在知道自己耳聋之后,没有放弃,依旧努力创作,在创作音乐时,用牙咬住一跟木棒的一端把木棒的另一端插入钢琴的共鸣箱内,以此来用骨传声的办法来听到音乐。
瞎子阿炳,在知道自己眼盲之后,没有破罐子破摔,游走街头卖艺,说唱时事,创作了大量动人心魄的乐曲,留存于世。
无数的先辈们告诉我们, 即使我们身有缺陷,我们,依旧可以百折不挠,只要不断修习自己的身心,突破瓶颈,云端之上便是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