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关注听障老人 - Hearing college

高频听力损失的表现

来源:助听器     时间:2014-12-10
0

      听力损失是人耳在某一频率的听阈比正常听阈高出的分贝数。由于年龄关系产生的听力损失称为老年性耳聋;由于社会环境噪声(年龄、职业性噪声和疾病等影响除外)产生的听力损失称为社会性耳聋;职业性噪声导致的听力损失称为噪声性耳聋。听力损失类型除了有传导性、混合性、感音神经性聋之外,根据频率损失情况可以分低频听损和高频听损。高频听损是由于耳蜗的基底膜底部产生损伤引起的,高频声音主要是一些尖细的声音,如小鸟的叫声、闹钟的声音、高跟鞋敲击地面的声音等,主要影响言语的理解和辨别及清晰度。高频听损的表现有以下3个方面:

   一、辅音缺失
      1.元音主要分布在低频区一般不超过3600赫兹。
      2.清辅音主要分布在高频区一般不低于2000赫兹。
      3.浊辅音主要分布在250赫兹到4000赫兹之间。
      二、听辨语言信号能力的下降
      由于辅音的声源是肺气流,能量较少(约占语言能量的5%。,对语言清晰度的贡献为95%);而元音的声源是声带,能量较多(约占能量的95%,对语言的清晰度的贡献为5%)。可见辅音对听清语言。吐词清楚起到极重要的作用。听不到辅音,就会使听辨言语的能力下降甚至丧失。
      三、语训效果不佳
      1.汉语的音节可以分析成声母,韵母,声调三部分。
      2.前置的都是声母,其余的部分是韵母,声调是整个音节的音高。
      3.声母都是辅音,其中清辅音中绝大部分中心频率位于4KHz以上。
      4.前置辅音对字,词的辨别至关重要。
      5.在大多数音节中,辅音必须连接上后面的元音,组成一个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