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声技术的进步和听力康复事业的不断发展,不同类型的助听器相继面市。由于对助听器的着眼点不同,器分类方法也是多种多样。下面就来看看专业的助听器分类方法。
1.根据助听器的使用范围,分为集体助听器和个体助听器。而个体助听器依照其外观和佩戴的位置分为盒式助听器,耳背式助听器,耳内式助听器,耳道式助听器,眼镜式助听器,交联式助听器。这也是我们最常使用的分类。
2.根据出现年代和科技含量分类出大量,纵观人类的助听历史,可将助听设备分为声学和/或机械助听器、现代电助听器两大类。最早的声学助听器为人类自己的手掌,手掌合拢放在同侧耳侧后方,便能提高自前方传导耳内的声音能量,在1500Hz约能增加15dB。此外,号角、喇叭、传声管都可以看成是声学助听器的一种。此类助听器自17世纪开始便有记载应用,直到20世纪初电助听器发明后,才不再担当主要助听工具的角色。
3.根据助听器输出功率分类
在助听器选配中,经常要根据患者的听力损失程度来选择助听器的功率大小根据助听器的饱和声压级不同将其分成小、中小、中、大、特大功率5类.
4.根据助听器放大线路分类
a,线性助听器,它放大的输入以及输出函数关系为1:1,助听器的增益是恒定的,缺点就是经常会造成患者佩戴不适,甚至损伤残余听力。
b.非线性助听器,它的增益不是恒定的,主要特点就是小声多放大,大声少放大,来避免对听力继续造成损失,可以说非常的智能。非线性助听器包括以下几种压缩方式:自动增益控制,多通道压缩,宽动态范围压缩。
5.根据助听器信号处理方式分类
a.模拟助听器,它的声音信号通过传声器转化成连续改变的电信号,此信号经滤波放大最后传送到助听器的耳机。
b.数字助听器,它是把声信号由模数转换器变成数字信号,数字信号处理器按一定程序处理这些代码,然后经放大器放大,最后由耳机转换成声信号。
6.根据助听器是否能够通过计算机软件来编写程序分类
a.非编程助听器,不能与计算机连接,无法用计算机软件来编写程序,只能通过助听器表面的微调旋钮来改变内部参数设置,调节范围相对较小。
b.可编程助听器,它是通过装有编程软件的计算机对助听器进行功能设置,并能存储助听器的各种设置。它具有一下有点:多频段处理,更为精细的调节,压缩比可变,多种程序设置等。
7.根据助听器传声技术不同分类
a.全向性传声助听器,大部分线性助听器都采用此传声系统,助听器中只有一个传声器。
b.方向性传声助听器,主要由两种设计方法来实现功能:单传声器系统和双传声器系统。
8.根据使用距离分类
a.近距离使用助听器,一般个体助听器皆为近距离助听器,其传声器,耳机都位于身体周围。
b.远距离使用助听器,可将传声器和耳机分开几十米使用,使交流的双方可以在远距离进行交谈,并能增强对周围环境噪声的抵抗能力。
9.根据传播介质不同分类
a.气导助听器,输出端是耳机。
b.骨导助听器,输出端是一个振动器。
还有一种独立存在的助听器——植入式助听器,人工中耳就是其中一种,其工作原理是电磁驱动器直接与鼓膜,听小骨或者内耳窗相连,不需要传统耳机而将放大的声音信号以接触方式传给鼓膜,听小骨或蜗窗。
以上的助听器分类方法是针对现有的助听器而言,某一名称的助听器可能会属于多个类别,这是由于助听器技术属于多学科交叉并且发展迅速造成的。随着助听器技术的不断发 展,对助听器的分类也会增加新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