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耳聋的原因很多,遗传、产伤、感染、药物应用不当、免疫性疾病、生理机能退化、某些化学物质中毒等都能导致耳聋。对于耳聋情况要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对传导性聋、混合性聋,要查清病因彻底治疗,改善中耳内环境和传音功能,最大限度地恢复听力。不能通过临床治疗来解决听力下降问题的时候,必须要佩戴助听器来保护残余听力,保持听神经对声音的灵敏度。
现在市场上助听器的生厂商较多,这让患者在选择时产生了障碍。如何在众多品牌中选择到适合自己的,首先应该明确应该首选助听器的类型,之后再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助听器的品牌等。虽然选购助听器更多的是要听从验配师的建议,但在购买中患者对助听器了解的更多便有更多的主动权。
要注意的是在选购助听器前,患者应建立适当的助听期望,明确听力损失需要助听器来帮助提高,愿意配合助听器并克服初期佩戴带来的不适应等情况。
1、助听器类型的选择
目前数字助听器有耳背式助听器、耳内式助听器、耳道式助听器、深耳道式助听器、隐形助听器。
耳背式适用者:老年人、儿童、有中耳疾病者,如中耳炎、外耳畸形。
耳内机适用者:中老年人、中重度听损且不愿戴耳背机患者。
耳道式适用者:轻中度听损、年轻人、中老年人。
隐形式适用者:十几岁耳道已发育成型的青少年、爱美及音质要求较高的年轻人、精神生活要求较高的老年人、年轻或中老年的商务人士。
2、助听器性能指标的含义
在选购助听器的时候,购买者对于助听器的性能指标毫无概念,但这个产品参数恰恰是评断助听器性能的客观依据,下面举一个列子来讲解下各数据的含义。
最大声输出:它提示了助听器的输出功率是否足够大。使用助听器时的最大声输出应低于患耳的不舒适阈,尤其对重振阳性的患耳,必须控制最大声输出以保护患耳。
最大声增益:增益是指输出与输入声级的差值,主要表示助听器的放大能力。目前助听器的增益多在30~80dB之间。一般情况下,耳聋程度轻的要选择增益小的,而程度重的应分别选用增益中等的或大的助听器。
频率响应范围:一般而言,低档助听器的频率范围至少在300~3000Hz,普通助听器高频应达到4000Hz,高级助听器的频率范围可在80~8000Hz之间。一般以小于200Hz,大于6000Hz为佳。
本底噪声:反映了助听器内部噪声。一般要求控制在30dBSPL以下。
谐波失真:反映助听器放大后的声音真实度的指标。助听器的失真度应越小越好,谐波失真小于3%最好,小于10%之内的助听器皆可选配,失真若大于10%,助听器放大后的声音就会扭曲失真,影响听觉效果。
3、助听器品牌的选择
目前助听器生产商从老品牌到新兴品牌有很多,瑞声达、斯达克、爱可声、峰力、欧仕达、唯听、西门子、奥迪康、优利康等。品牌的选择有时候不是最关键的,因为品牌往往和价格联系在一起。所以按照自己的预算选择,目前各厂家的售后服务都做得挺好的,只要不违反保修条令,售后是有保障的。
4、 双耳选配OR单耳选配
如果是双侧听力下降的患者,单耳选配还是双耳选配会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其实每个人都懂得双耳选配会比单耳好,双耳选配优势:双耳选配有方向感有利于听觉的定向与定位;双耳选配可增加响度提高3-6分贝的真实听觉;双耳选配可提高信噪比提高言语的清晰度;双耳选配有效避免由于声音刺激较弱而产生的废用性听功能下降;双耳符合人类的听觉习惯让使用者听起来更自然更舒适。但由于费用或者佩戴美观问题,大部分人选择了单耳佩戴,所以有条件的还是选择双耳佩戴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