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助听器常识 - Hearing college

如何选购助听器

来源:助听器     时间:2015-01-13
0

 

    盲目的购买助听器,只会加重自身耳朵的负担,为生活带来不便利。在充分了解自己耳聋的性质和听力受损程度能大大提高选择正确助听器的几率。按照国际卫生组织(WHO-1997)将听力损失分级,平均听力损失

≤25   分贝           正常
26~40分贝   轻度听力损失
41~55分贝   中度听力损失
56~70分贝   中重度听力损失
71~90分贝   重度听力损失
≥90  分贝     极重度听力损失
 


 

      如果您现在没有听力图的话,也可以粗略的估计一下(依据一般人在说话时,大概就是60~70分贝区间最舒服)。
(1)正常的语言交流没有问题,只是偶尔的听不清楚他人的对话,那么平均听力损失一般不超过45分贝;
(2)听别人说话要注意听,别人声音小时会听不清,看电视开很大音量,那么平均听力损失大约在50~55分贝;
(3)别人一定要很大声说话才能听清,那么一般来说,听力损失不小于60分贝。
     

      因此,根据耳朵受损情况我们可以先决定佩戴助听器的数量。中、重度耳聋者,若两耳听力缺失比较均衡,动态范围相近;轻、中度耳聋者,若两耳听力缺失不超过50分贝时,可选择听力可选配双耳助听器;若两耳听力缺失不均衡时,损失差异大于30dB,可选择语言辨别率高和动态范围大的一侧配戴较差的一侧耳佩戴助听器;一侧耳听力损失60~70dB,而另一耳听力损失远大于此值,应为前者配用。佩戴助听器后,距离1米左右听声音时,应该是声音清晰、柔和、自然、无杂音、不刺耳。
      同时听力缺失的程度也可以作为选择助听器通道数量的参考。每个通道(电子线路单元)会分别对不同的频段的声音信号进行计算处理。在保证通道与通道之间衔接技术的条件下,通道越多,频率曲线的调节越方便,对不同的听力曲线的补偿效果越精细,助听器效果就越好。但是如果听力下降的曲线是比较平坦的,就可以选择通道数量相对较少的助听器。
 



     

      其次助听器的佩戴舒适度和美观度也是选购的重要因素。目前,在国内供个人使用的助听器有盒式、眼镜式、耳背式、耳内式、耳道式、隐形式。但是盒式助听器和眼镜式助听器因暴露出来的弊端,已经慢慢的淡出市场。
     耳背式助听器是使用较广泛的助听器,依赖一个弯曲成半圆形的塑料耳钩挂在耳后,放大后的声音经耳钩和与之相连的耳模或耳塞传人耳内。开放式耳背机(BTE)小巧的耳背机连接会让人感觉十分的舒适与非常少的堵耳感。适合那些轻度至中度的高频听力损失的人群;现有市场也推出迷你耳背式助听器等等。

                                                                 
 

       耳内式助听器外形更加精巧,使用时直接放在耳甲腔或耳道内,十分隐蔽。同时还保留了耳廓的集音功能和外耳道的共振作用,配戴时更易适应。传统的耳内式助听器分为耳甲腔式助听器(ITE),半耳甲腔式助听器(HS),耳道式助听器(ITC),完全耳道式助听器(CIC)。隐形助听器是在此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一种新类型的助听器,其外形远小于传统CIC的体积,主体部分的配戴位置处于第二耳道弯内,且面板处于第一耳道弯以内。如下图所示:


                                 

      隐形助听器(IIC)因量“耳”定制,舒适度极高,比完全耳道式更加小巧,做到完美隐藏,并且不易进水进汗,适合轻度到中度的听力受损患者。目前,市场上隐形助听器能做到小巧又同时兼顾大功率的产品是少之又少,但是爱可声红宝石系列却做到了产品的理想实际化。
     那些轻度到中度的听力损失人群可以选择完全耳道式(CIC),隐藏在耳道里面,由于麦克风放在开放的耳道内,这种外观就提供了更自然的音质。

                      

      轻度到重度的听力受损者都可以选择半耳甲腔式(ITE)或全耳甲腔式(ITE),根据你的外耳形状定制,但全耳甲腔式(ITE)根比半耳甲腔式要大 

                                  

                                                  半耳甲腔式助听器                                 全耳甲腔式助听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