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助听器常识 - Hearing college

噪声的危害

来源:助听器     时间:2015-04-13
0

 

()生产性噪声的特性、种类及来源 
在生产中,由于机器转动、气体排放、工件撞击与摩擦所产生的噪声,称为生产性噪音或工业噪声。它可归纳以下三类:
1.空气动力噪声。由于气体压力变化引起气体扰动,气体与其他物体相互作用所致。例如,各种风机、空气压缩机、风动工具、喷气发动机汽轮机等,由于压力脉冲和气体排放发出的噪声。
2.机械性噪声。机械撞击、摩擦或质量不平衡旋转等机械力作用下引起固体部件振动所产生的噪声。例如,各种车床、电锯、电刨、球磨机、砂轮机、织布机等发出的噪声。
3.电磁性噪声。由于电磁场脉冲,引起电气部件振动所致。如电磁式振动台和振荡器、大型电动机、发电机和变压器等产生的噪声。
能产生噪声的作业种类甚多。受强烈噪声作用的主要工种有:使用各种风动工具的工人(如机械工业中的铆工、铲边工、铸件清理工、开矿、水利及建筑工程的凿岩工等)、纺织工、发动机试验人员、钢板校正工、拖拉机手、飞机驾驶员和炮兵等。
()生产性噪声对人体的危害 
生产性噪声对人体的不良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对听觉器官的损害,长时间在噪声作用下,听觉器官的敏感性下降,由听觉适应到听觉疲劳,最后导致职业性耳聋。同时,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及全身其他器官功能也有不同程度的损害。

1、对听觉器官的危害:在强烈噪声的持续作用下,听力减弱,听觉敏感性下降10-15分贝,严重者可达30-50分贝,但初期在脱离噪声后,听觉可恢复正常,这种现象称为听觉疲劳,如长期在噪声作用,则听觉不能完全恢复,进而引起听觉器官形态学改变,即发生器质性病变,听力下降,甚至职业性耳聋。 
2、对神经系统的危害:噪声长期作用于神经系统,可引起头昏、头痛、耳鸣,在脑力劳动时妨碍思想集中,工作能力下降,在超强噪声作用下,人的脑电波发生变化,动物试验可见脑电波节律紊乱可出现慢波,前庭神经和运动神经的时值也发生变化,这说明噪声对神经系统的影响特别显著。噪声作用于神经系统后,对其它系统也发生影响,如消化系统的作用,可引起食欲下降,严重者可至溃疡病等。 
3、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噪声作用于植物神经系统,引起血管收缩,血容量迅速减少,噪声强度越大。血管收缩更强烈。间断性引起的血管收缩较连续性噪声引起者时间长,此外,由于末梢血管痉挛收缩,心脏排血量减少,舒张压增高,但噪声对血压的影响至今仍有异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