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新闻中心 - News

第一次戴助听器的你是怎样的感受

来源:助听器价格    时间:2018-03-09
0

 

首先对听障人群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听力有问题的人数,远远大于我们平日里知道的人数,所以首先不要对自己失望,许多人都是你的同类。配助听器不丢人。你见过戴眼镜的人觉得自己丢人吗?他们看不清,我们听不清,其实都一样。从影响生活的角度,其实是看不清的人比听不清的人更难过吧。如果你还是有自卑感,那么告诉你姚明、滨崎步、任贤齐听力都有问题,是不是会感觉好一些?(虽然不能这么类比~)。助听器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科技再发达,目前也还达不到胜过原装的程度。佩戴好助听器后,势必有不习惯,那么请习惯它;势必有不舒服,那么克服它;势必有异物感,那么接受它。

 

一位做助听器一线验配多年的验配师告诉我,他见证人不同人不同听力损失在第一次佩戴助听器之后的反应。听损的成年人第一次戴助听器听清声音后,大部分会笑,一小部分会哭。听损的儿童第一次戴助听器听声音,大部分哇哇大哭,一小部分哈哈大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语前聋的中年妇女,进门咨询时甚至不会说字与词。当她第一次戴上助听器后,马上学我发音;当我对她点赞后,她哭起来了。我能感受到她的哭是开心,是感动,也是对我最美的回应。她的这份开心让我更加坚信了要继续做下去,给更多人带来声音,带来快乐。


 

下面是听障人士讲诉他们第一次佩戴助听器的感受。

 

(一)

小时候发烧吧导致听力下降分贝损失挺大的,开始只是有点迟钝后来在看少儿频道(月亮姐姐神马的)突然没声了音量调到最大也没有什么卵用,跑去厨房问奶奶结果觉得都在和我玩儿张嘴说话却不出声的游戏……那段时间突然从一个活泼话唠的孩纸变成暴躁寡言的闷蛋儿,因为听不到突然觉得发声没有太大意义了,更愿意用肢体语言吧。好在父母的重视关心,带我去了北京同仁医院各种检查试听配型。永远都忘不了第一次带上助听器的那一刻,听到了医生和父母的说话的声音心里简直不敢相信!对我来说简直和之前听力好的时候区别不大!当时就笑开了!觉得世界都美好了!      

 

因为是女孩子嘛还是比较爱美又敏感,小时候特别介意别人对自己看法特别不想被人看到耳朵上带上个肉色机器,有意无意遮遮掩掩的。可是答主的妈却是个有智慧又心狠手辣的女人~从幼儿园到高中坚持让我扎高马尾!对就是这个马尾吊出了一双凤眼……学业上也不许因此为借口就做的比别人差,经常鼓励多出去交流和别人沟通,所以心理一路过来从敏感变得钝感了。啊你居然没有发现我戴助听器哎~     大学上了美院,爱参加各种活动一不小心进了羽毛球队各种打比赛虽然菜到不行……反正画画和打球和听力关系不是太大又是自己热爱的,这是要多好运气才能兼得啊哈哈哈,因此认识不少臭味相投的朋友相处都很愉快。答主就属于慢热型,和熟人就止不住的话唠,和不熟的人保持距离高冷脸……     

 (二)

 

如有可能,我宁愿选择不戴助听器,拥有正常的听力。我不到一岁的时候药物中毒,我爸用了五年的时间教我说话,而且初二以前家里买不起助听器,一直靠唇读和正常人交流,初二戴了助听器以后,第一次听到很多声音,觉得世界太吵了,很排斥,而且很多声音我不知道是什么,很恐慌。慢慢的,能接受陌生的声音了,然而助听器也不是万能的,我仍然听不到鸟叫,听不到钟摆滴答的声音,听不到公寓的火警警报(所以装了警报灯),听不到高频的各种声音。戴助听器时间长了,会很想摘下来,因为耳朵很不舒服,所以我一个人的时候都会摘下来。我爸妈曾经戴过我的助听器,他们说听起来就是声音放大了,像扩音器一样。

 


 

(三)

 

准备去学个驾照,考虑到听力,而且跟别人说话,如果对方带口音或者声音低沉的话,不注意确实听不清,年前就去医院做了检查,十几年前也做了一次,当时觉得没必要,就没有配,哪知道,一检查,吓了一大跳,左耳中度(差不多50到60db的样子),右耳重度(已经到了90db以上了),然后就决定配一对了,当天做了耳道倒模,当时过年,需要等一段时间才能拿到....前天特意回家一趟拿了助听器,带上去之后,刚开始确实有点不习惯,因为加了调节声音的开关,所以比原来大了一倍多,因为是肉色,不注意离近了看确实很难发现,右耳因为损失太严重,没办法弄一个比较小的,所以就是外耳道式大一点的。带上去走出医院,确实可以听到外界没有听到过的声音,太细节了,不过在嘈杂的环境,感觉是有点吵。现在上班的地方,电脑和空调的声音又感觉有点吵了,感觉别人说话的声音会被干扰掉,可能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调节,不过,能听到的细节太多了。

 

你第一次戴助听器又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欢迎各位写下你们的故事,让助听器行业的从业人员感受到存在的意义,为了让你们听见更多美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