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助听器常识 - Hearing college

深耳道助听器(IIC)产品简介

来源:助听器     时间:2014-04-10
0

背景:

 助听器经历了传统的集音器、碳元素助听器、真空管助听器、晶体管助听器、大规模集成电路模拟助听器,直到今天普遍流行的全数字助听器,助听器的功能不断的完善,可调节性越来越强。而另一方面助听器的体积也越来越小,从最初如大箱子般的助听器发展到后来手掌大的盒式机,再后来随着数字芯片的普及,体积更小的定制式助听器和耳背式助听器出现了。这类体积更小的助听器不仅为听力损失患者提供了功能更加强大补偿算法,同时也满足了佩戴的美观性和方便性。

在中国,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听力损失患者更愿意选择体积更小、隐蔽性更好的定制式助听器;而在几种定制式助听器中,如果功率能够达到要求,并且自身条件符合,他们倾向于体积最小的耳道式助听器。耳道式助听器具有较好的隐蔽性,但是在一定的角度仍能被看到,这对于那些要求助听器隐蔽性很高的人群仍然不能满足要求;另外一方面,由于每个人的耳道大小和形状不一样,有些先天耳道比较小的听力损失患者无法佩戴传统的耳道式助听器,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他们对助听器的选择。

正是基于这样的市场背景,深耳道助听器,又称IIC(Invisible-in-the-canal)助听器应运而生。IIC助听器是一种比传统耳道式助听器体积更小、在耳道内位置更深,旨在满足所有耳道大小的助听器。

 

关键技术:

IIC助听器作为比传统耳道式助听器体积更小、位置更深的超小型定制式助听器,在技术上必定面临一些关键点。

首先一个关键技术便是取耳模。普通耳道式助听器要求耳模的耳道部分稍过第二弯道,而IIC助听器由于放置的位置更深,则耳模的耳道部分距离鼓膜5mm左右。由于每个人的耳道大小、形状以及走向都有很大的差异,并且甚至部分病人外耳道或中耳有过手术史,这就要求取耳模的听力师有很高的耳部解剖学知识,及时判断患者的耳道走向,鼓膜是否有穿孔,耳道壁是否有异常腔等。如果忽略这些因素,可能不仅不能顺利取得符合要求的耳模,甚至会造成严重的医疗事故。

其次是助听器零部件上需要更加小型化来适应更小体积的助听器。目前,几家主要的助听器麦克风、受话器和芯片生产商都已经开发出体积更小的部件;在这些部件中,芯片的体积虽然减小很多,但是其运算能力更加强大,而受话器由于体积限制,最大输出要略低于传统的大体积受话器,麦克风的功能则没有变化。另外,由于电池也占据了很大部分助听器的体积,因此所选用的电池型号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助听器的体积。目前多数助听器厂家的IIC助听器都采用A10电池,而杭州爱听科技有限公司的红宝石IIC助听器则首次采用A5电池,以期获得更小的助听器体积,具体将在后面详细介绍。

再次,IIC助听器外壳的制作技术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环。由于IIC助听器的整体体积很小,而又要放下电池、芯片、麦克风和受话器等主要零部件,这就决定了外壳不能太厚,但是同时也要能够承受一定的外部压力;另外,由于IIC助听器部分和耳道骨部接触,而骨部对外壳上的细小突起、毛刺等非常敏感,所以外壳上任何瑕疵都可能会导致患者耳部疼痛。因此,在耳模挂蜡,外壳抛光等工艺中的要求更加严格。目前部分厂家应用3D打印技术制作外壳,但前期耳模的切割打磨仍然很关键;并且最终打印出的外壳质量也取决于3D打印机的精度。

最后,反馈控制。由于IIC助听器体积较小,而且深入耳道深处,如果没有很好的制作工艺和反馈抑制算法,将会很容易产生啸叫。首先,若受话器漏音或输出过高,则容易产生内部啸叫。若加通气孔或外壳密封性不好而没有很好的反馈抑制算法,则容易产生外部啸叫。所以,对于这样一种超小体积的助听器来说,在硬件和软件方面的要求都非常高。

 

主要优势:

IIC助听器是近一两年发展出来的一种新型助听器,目前越来越多的厂家开发出自己的IIC助听器型号,并且市场反馈也非常好。IIC助听器一个很明显的优势就是体积小,隐蔽性好,非常符合国人爱面子的心态。另外,该型号的助听器还有其他几个声学和听力学上的优势。

1.      提高声增益,尤其是高频声增益。

2.      减少堵耳效应。

3.      改善声源定位。

4.      保真性高。

5.      降低对增益的要求。

6.      体积小,隐蔽性强。

7.      舒适性,固定性好。

8.      损伤机会少。

 

目前已经有多家公司基于自身的技术优势推出了有各自特色的IIC助听器,并且已经接受了市场的检验,如斯达克公司的Otolens有较强的反馈抑制功能,语音增强技术等;爱听科技有限公司Ruby首次推出虚拟按键,内置声场评估系统等;峰力公司首次使用纳米陶瓷材料外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