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型化
从19世纪末的桌面大小到20世纪末的重量不足一克,助听器外型尺寸越来越小。尽管还未找到进一步大幅度减小助听器外型尺寸的有效方法,但作为趋势,助听器肯定会越做越小,越做越美观。微型助听器不仅是制造商的希望,更是广大助听器使用者的要求。
二、个性化
随着相关听力知识的普及,人们会越来越重视自己的听力,同时也会发现听力损失完全相同的听力障碍者极少,每个听障者的听力状况都有其特殊的一面。因此,为每个听障者个别定制助听器以保证使用效果必然会成为发展趋势。
三、智能化
要想进一步提高助听质量(比如信噪比)就必须使助听器具备记忆能力、重新编码能力等“智能”,比如抗噪声、声源定向定位、音质定位等各类类耳蜗性能。这一切,需要计算机技术与数字化技术的支持。智能化助听器已经开始受到广泛重视,但作为商品还远远没有成熟,远远不能满足广大特殊用户的需求。
(1)体积更小更美观,如Small CIC、超小型完全耳道式,近年最新使用A5电池的深耳道式全数字助听器已在国内使用,更好的助听器反馈控制功能,也使这种超小型的助听器能适应听力更差的用户。
(2)全数字耳道式助听器是在国内已是很常见的配置,频率与增益可随意设置,一种型号适合多种不同的听力损失曲线,选配更简便。
(3)更多全数字助听器的辅助功能让助听器使用者在不同的环境中使用起来更方便,如助听器加调频接收器或蓝牙接受装置,让接听电话或参加会议的助听器使用者更方便,完全开放耳的助听技术是在近几年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让轻度耳聋者使用助听器更舒适。而只将喇叭放入耳道内的耳背式助听器,是一个新宠,可以有效地让更小的助听器有更大的耳聋适听范围。
而就目前来说,如果患者的耳道大小,长短及无禁忌症,隐形助听器IIC不失为最好的选择。IIC相对于CIC更小、更个性化、更符合人耳的声学特征。
IIC隐形助听器除具有的外观特点外,在验配师验配IIC助听器时也须注意,由于IIC的出声口距离鼓膜较CIC更近,因此在选择验配参数时,可以在CIC的基础上使增益降低3db。
当前IIC隐形助听器价格一般非常昂贵,只适合对外形要求较高的高端人士及年轻人使用。且其适配范围相对CIC较低,一般小于90db,扩展适配范围一般可达100db。当前市场上主要有斯达克助听器推出的“黑玫”系列,峰力的nano纳米系列,优利康的量子系列,奥迪康蜂鸟系列,西门子幻影系列,爱可声助听器推出的“红宝石”系列等。
另外由于IIC隐形助听器对体积的要求非常高,制作难度大,也是当前外壳重做率最高的一类助听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