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关注听障老人 - Hearing college

内耳疾病耳石症

来源:助听器     时间:2014-10-27
0

      耳石症又称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指头部迅速运动至某一特定头位时出现的短暂阵发性发作的眩晕和眼震。
      正常情况下耳石是附着于耳石膜上的,当一些致病因素导致耳石脱离,这些脱落的耳石就会在内耳内被称作为内淋巴的液体里游动,当人体头位变化时,这些半规管亦随之发生位置变化,沉伏的耳石就会随着液体的流动而运动,从而刺激半规管毛细胞,导致机体发生强烈性眩晕,时间一般较短,数秒至数分钟,可周期性加重或缓解。病程时间长短不一。
      耳石是覆盖在内耳椭圆囊斑和球囊斑表面的碳酸钙结晶。耳石粘附在内耳前庭内,主要功能是让人体感应直线加速度。
      多发于中年人,女性略多,发病突然,症状的发生常与某种头位或体位变化有关。激发头位(患耳向下)时出现眩晕症状,眼震发生于头位变化后3~10秒之内,眩晕则常持续于60秒之内,可伴恶心及呕吐。眩晕可周期性加重或缓解,间歇期可无任何不适,或有头晕,个别病人眩晕发作后可有较长时间的头重脚轻及漂浮感。
      一些人工作压力大、经常长时间伏案工作、熬夜、作息不规律,年纪轻轻也可能会得这种病。一些患者发病时非常痛苦,晕得连路都走不了,寸步难行、呕吐不止。而如果耳石症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很容易引起焦虑、抑郁、失眠等多种疾病。
      为了预防内耳前庭器官出现问题,老年人在平时生活中应当尽量保持体位姿势平衡,尤其起床时不要过猛,动作尽量轻柔,动作幅度不宜太大。而耳石症治愈后的患者,为了预防耳石症的复发,应该避免过度疲劳、压力过大;作息要有规律。